嗨,我是可可潘。

如果你跟我一樣,曾經住在租來的小房間、預算不多、又不確定該怎麼打造理想空間——
別擔心,我走過這條路。
 

我也曾經以為,「有風格的家」一定要裝潢、要砸大錢。
直到我離開原本的人生、獨自搬進一間沒有裝潢的小套房,
只能靠一桶油漆、一張二手桌、一些生活感,慢慢找回「家」的味道。

後來我發現,家不一定要裝潢,但一定要有你自己的痕跡。
 

今天,我想跟你分享 5 個不裝潢也能改變空間氛圍的小練習,讓你開始喜歡現在住的地方。
 


🌼 練習 1:為一面牆換上「生活感」

挑一面牆,別讓它空著!
貼上一張旅行的照片、掛上一幅小畫,或是 DIY 一點點層板放書和植物。
不用貴,用你喜歡的東西,它就會有你的樣子。

 


🌿 練習 2:用「布」來暖場

租屋最怕無趣的磁磚、冷冰冰的牆面,用布來解救!
地毯、窗簾、桌布,甚至蓋一塊柔軟的披巾在床尾,空間立刻有層次、也有溫度。

 


🪴 練習 3:給空間一點綠

即使是最破的房間,放上一盆綠色植物,就像點亮了生命力。
不用很會種,從一盆小小的虎尾蘭或龜背芋開始,就會不一樣。

 


🕯️ 練習 4:光源換了,心情也會變

不要只用天花板的白燈。
小夜燈、立燈、香氛燈都可以讓空間多一點柔和。
用「燈」創造角落的故事,讓晚上回到家的自己被光擁抱。

 


📦 練習 5:善用收納,把混亂變舒服

空間亂,是因為物品沒地方去。
你不需要更多櫃子,只需要學會:
「常用的放眼前,不常用的藏起來。」
用收納盒、掛架、抽屜分類,讓空間有秩序,心才會鬆下來。

 


🏠 最後,我想說的是:

你不需要急著裝潢、改造整間屋子。
你只需要,在每一個生活裡的小角落,留下「你真的喜歡的東西」。
那就夠了。
 
「我們不只是改造空間,我們陪你,把日子住得更剛好。」